加入成考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作者:成人自考 发布时间:2023-03-18 13:09:52点击:
本文目录一览1,个人所得税计算表
=ROUND(IF(G4>80000,G4*0.45-13505,IF(G4>55000,G4*0.35-5505,IF(G4>35000,G4*0.3-2755,IF(G4>9000,G4*0.25-1005,IF(G4>4500,G4*0.2-555,IF(G4>1500,G4*0.1-105,G4*0.03)))))),2)
2,2022年个税税率表及个税计算公式
你好,个人所得税税率如下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举例】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8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8000—5000)×3%—0=9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税率表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换算全月应纳税额所得额 税率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6、工资范围在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3,求新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表
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2011年 9月1日起执行7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数为3500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4,个税计算方法2022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额=(应发工资-专项扣除-5000)乘以税率-速算扣除。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工资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因此工资收入所得税就是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年新个税税率表工资范围在1-5000之间的,包括5000,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工资范围在5000-8000之间的,包括8000,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之间的,包括17000,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之间的,包括30000,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之间的,包括40000,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工资范围在之间的,包括60000,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之间的,包括85000,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工资范围在85000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5,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表
个税税率表 (从2011年9月1日起实行)工资个税计算:应交个税=(当月薪资收入--3500后计证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税率为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税率为20%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税率为25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税率为30%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税率为35%5555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税率为45505
6,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2022年
一、2022个税税率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02.超过36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速算扣除数:25203.超过14元的部分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超过-元的部分税率为:25% 速算扣除数:.超过-元的部分税率为:30% 速算扣除数:.超过-元的部分税率为:35% 速算扣除数:.超过元的税率为:45% 速算扣除数: 换算成月的综合所得税率表1.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 0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10% 速算扣除数:210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0% 速算扣除数:1410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5% 速算扣除数:2660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0% 速算扣除数:441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5% 速算扣除数:71607.超过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45% 速算扣除数:15160(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从以上税率可以看到,如果工资刚好是5000元,那么是不需要纳税的。如果工资超过5000元就开始纳税,工资越高税率越高,那么纳税金额就越多。工资一万元要交多少税?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月收入10000元,起征点5000元;其他扣除0元;专项附加扣除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元。税额=(10000-5000)×10%-210=290元。也就是说,税后工资是9710元。
7,个税公式
这是数学高手做的,它不是按照税法中查计算表的思路来设计,而是把计算过程分解后重新组合,再结合excel函数的特性来计算 稍改一下便于理解=SUM(TEXT(A2-2000-其中这正是各级的级距,由于每一级的税率都相差5%,因此其计算可按每一级的级距金额乘以5%然后相加,最后一级也是乘以5%,比如减掉免征额后是5300元(按原来的公式应为7300)按级距表计算应为500×5%+(2000-500)×10%+(5000-2000)×15%+(5300-5000)×20%=25+150+450+60=685但我变化一下500×5%+(2000-500)×10%+(5000-2000)×15%+(5300-5000)×20%稍微分解一下=500×5%+(2000-500)×5%×2+(5000-2000)×5%×3+(5300-5000)×5%×4再拆分合并一下=5300×5%+(5300-500)×5%+(5300-2000)×5%+(5300-5000)×5%=265+240+165+15=685上面的计算式不就是5300-或7300-或7300-{2+2.5+4+7}×1000×5%这下就全明白了吧
阶段值取不大于某阶段的5%的n4的差和,即 n4的5%值满足于下列那值之前的所有和 100 125 200 350 1 4100 5100
8,工资个税税率表2022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举例】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8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8000—5000)×3%—0=9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税率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换算全月应纳税额所得额税率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6、工资范围在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劳动者的工资的税收需要按照《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执行,目前的起征点为3500元。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9,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表
因为不知道你的保险数,所以我把公式列给你 ,你自己算算看/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起征点2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2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元 5 0 二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元 40 10375 九 超过元 45 15375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 9 月起执行。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1500元的3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0,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若工资为2500元,36000/12=3000(元),查表确定适用税率15%用if计算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125,应交所得税为(2500-2000)*5%+36000*15%-125=5300(元)2、若工资为1600元,奖金应先减除“当月工资与2000元的差额”后的余额36000-(2000-1600)=35600(元) 35600/12=2966.67(元) 查表适用税率15%,速算扣除数125,应交所得税为35600*15%-125=5215(元)
1\工资薪金减除费用为1600元.若2008年3月1日以后发生的工资减除费用为2000元.则12月工资所得应纳税为(2500-1600)×10%-25(速算扣除数)=65元。另发放年终奖36000元/12个月=3000元,适用税率15%,应纳所得税为3000*15%*12=5400元2\若工资为1600元,此题应纳所得税额为:本月工资不交个人所得税年终奖36000元/12个月=3000元,适用税率15%,应纳所得税为3000*15%*12=5400元
个人所得税 友好多种 好像是14种 楼上的讲的是薪酬的超额累进制 中国居民的不纳税月薪低限是2000 外国居民的底线是4800偶然所得纳税额是所得的20% 稿酬是扣凑800后的20%在扣除13% ——————
2500+36000/12-1600=3900个人所得税额=((3900-2000)x税率-速算扣除)x12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元的部分 45 15375不过现在早就是2000了,套公式不就出来了
2500+36000/12-1600=3900个人所得税额=3900x税率x12
11,谁有个人所得税速算表啊
个人所得税税率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工资 薪金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475元的 5 0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8 超过80000元至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 40 超过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注):1、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1300元(外籍个人40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费用后的余额。
不含税所得额是指他人(单位)代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3、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 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 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级次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5000元的 不超过4750元的 5 0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注):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成本费用损失后的余额或者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2、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加成征收税率表(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级数 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注):1.本表所称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规定,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2.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比例税率(其他所得适用)序号 所得项目比例税率 备注1 稿酬所得 20% 按应纳税额减征30%2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0%3 财产租赁所得 20%4 财产转让所得 20%5 偶然所得 20%6 其他所得 20%(注): 应交个人所得的计算公式: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工资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表: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 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 税率为10% 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 税率为20% 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为25% 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为30% 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5555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率为45% 13505
Excel中的各种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少计算问题,简化我们的计算。下面介绍一种如何用Excel公式计算年终奖个人所得税
材料/工具
电脑 Excel
方法
首先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数据如图计算如下
B2=2016年12月工资
C2=2016年12月社保
D2=2016年12月应纳税所得额=2016年12月工资-2016年12月社保=B2-C2
E2= 2016年12月个人所得税=ROUND(IF(B2-C2-3500
F2= 2017年1月年终奖
G2=2017年1月年终奖个人所得税=ROUND(IF(D2
姓名1,2016年12月应纳税所得1200+2017年1月年终奖500=2700<免征额3500,个税为0
姓名2用if计算个人所得税,2016年12月应纳税所得2700<3500,用2017年1月年终奖3000-(3500-2016年12月应纳税所得2700)=2200作为应税基数,个税为2200*0.03=66
姓名3,用2017年1月年终奖12000/12=1000,不超过1500税率为3%,个税为12000*0.03=360
姓名4,用2017年1月年终奖18000/12=1500,超过1500税率为10%,个税为18000*0.03=540,18001*0.1-105=1695.1,依次类推,来算出每个人的年终奖个人所得税
Excel计算一次性年终奖公式
计算年终奖的套路,你会吗?其实每天都在使用
年终奖应该都受大家的欢迎,但年终奖的计算却很麻烦,如果计算不当,就会误会,得不偿失。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种计算年终奖的套路,供大家参考学习!
计算的思路为:如果总业绩的5%≥50000,则按50000发放,如果小于10000,则按10000发放,否则按照总业绩的5%发放。
一、If函数法。
在使用IF函数时,除了单个条件的判断之外,还可以嵌套;多层嵌套时要注意逻辑关系。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G3*5%>=50000,50000,If(G3*5%
二、Ifs函数法。
Ifs函数适用于多条件判断的情况,可以完美的解决If嵌套的逻辑问题。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S(G3*5%>=50000,50000,G3*5%
解读:
此处要注意第三个判断条件“1”,应为Ifs函数中,首先从第一个条件依次开始判断,当第一、二个条件都不符合后,肯定是≥10000且≤50000的值,所以直接用1,即真作为判断值。
三、Max Min函数法。
Max或Min函数大家并不陌生,就是提取最大值或最小值,但如果组合应用,你真的会吗?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MAX(10000,MIN(50000,G3*5%))。
解读:
除了上述公式外,还可以是:=MIN(50000,MAX(10000,G3*5%))。在理解这两个同时时,可以套用具体的值进行理解。
四、函数法。
函数的作用就是提取一组指定值中的中值,如果为奇数个,则返回中间的值,如果为偶数个,则返回中间两个值的平均值。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10000,50000,G3*5%)。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看起来比较复杂,似乎不用VBA宏编程而只用公式来计算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巧用Excel公式计算个人所得税。其实,Excel提供的函数公式不但可以计算个人所得税,而且还有很大的灵活:可以随意改变不扣税基数,随意改变各扣税分段界限值及其扣税税率(说不定以后调整个人所得税时就可以用到。)
不管是编程还是使用公式,都得将个人所得税的方法转化为数学公式,并且最好将这个公式化简,为以后工作减少困难。以X代表你的应缴税(减去免税基数)的工薪收入(这里的个人所得税仅以工薪为例),Tax代表应缴所得税,那么:
当=X*10-25
当=X*15-125
......
依此类推,通用公式为:个人所得税=应缴税工薪收入*该范围税率-扣除数
在此,扣除数=应缴税工薪收入上一范围上限*该范围税率-上一范围扣除数
其实只有四个公式,即绿色背景处。黄色背景处则为计算时输入数据的地方。各处公式设置即说明如下:
E3:=C3*D3-C3*D2 E2
E4-E10:根据E3填充得到,或者拷贝E3粘贴得到
C15:=IF(B15>$B$12,B15-$B$12,0)如果所得工薪大于不扣税基数,则应纳税工薪为工薪减去为零不扣税基数,否则,应纳税工薪零,电脑资料《巧用Excel公式计算个人所得税》()。
D15:=(C15,$C$2:$C$10,1)查阅应纳税工薪属于哪个扣税范围。
E15:=C15*(D15,$C$2:$E$10,2)-(D15,$C$2:$E$10,3)查阅该扣税范围扣税税率和应减的扣除数。这里主要用到函数用if计算个人所得税,可查阅帮助获取更多信息。
C15,D15的公式可以合并到E15中,那样可读性会差很多,但表格会清晰一些。合并后公式:=IF(B15& gt;$B$12,B15-$B$12,0)*((IF(B15>$B$12,B15-$B$12,0),$C$2:$C$10,1),$C$2:$E$10,2)-((IF(B15>$B$12,B15-$B$12,0),$C$2:$C$10,1),$C$2:$E$10,3) 实际上是将公式中出现的C15,D15用其公式替代即可。
在这里我们只是通过几个常用的公式,就轻松的自动计算出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情况。其实,类似的应用在Excel中还有很多,只要大家运用好公式,并进行合理的组合,那么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等着你。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用if计算个人所得税,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
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
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
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新版年终奖个税公式:
=ROUND(IF(P6/12》1500,IF(P6/12》4500,IF(P6/12》9000,IF(P6/12》35000,IF(P6/12》55000,IF(P6/12》80000,IF(P6/12》80000.0001,(P6*0.45-13505)),(P6*0.35-5505)),(P6*0.3-2755)),(P6*0.25-1055)),(P6*0.2-555)),(P6*0.1-105)),(P6*0.03)),2)
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其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一)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商数(按照商数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
(二)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A-速算扣除数A。
例:某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为24000元。
第一,将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的商数2000,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为10%和速算扣除数为105;
第二,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4000×10%-105=2295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个税免征额3500元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点击☞商标注册代办☜关键词 助您快速创立商标品牌!
智税猫财税,专业为创业者与中小企业提供公司注册代办、商标注册代办、代理记账报税、工商变更代办、网站建设等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琐碎的工商财税事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节省企业精力!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