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成考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作者:成人自考 发布时间:2023-03-10 17:02:43点击:
江苏高考总分为480分,其中语文科目满分160分;数学科目满分160分;英语科目满分120分;语文、数学分别另设附加题40分。
江苏省普通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各科分值设定为: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共440分。语文、数学分别另设附加题40分。
文科类考生加试语文附加题;理科类考生加试数学附加题;不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专业的体育类、艺术类考生不加试附加题。文科类、理科类考生三门统考总分为480分,体育类、艺术类考生三门统考总分为440分。
选修科目情况等级标准介绍
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含物理,化学,生物,政治江苏高考语文总分结构是什么意思,历史,地理,信息技术7科,各科原始满分为100分,考生需参加未选为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的5门必修科目,其中信息技术只能作为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按原始得分实行等级计分。
文科考生必考历史,理科考生必考物理,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一门,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按原始得分排名实行等级计分,分为6个:A+ 、A ( 5%-20% ]、B+ ( 20-30% ]、B ( 30%-50% ]、C ( 50%-90% ]、D ( 90%-100%]。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2023江苏高考是新高考全国卷一(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为本省自命题。
2023新高考全国卷一使用省份:江苏、河北、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浙江(新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卷;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由所在省自主命题。)
从2021年开始,江苏采取3+1+2新高考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采用新高考全国卷一;1为物理/历史二选一,2为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四选二,后3门均为本省自命题。
江苏高考科目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
选择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生根据高校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江苏高考语文总分结构是什么意思,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考试成绩计入考生总分,作为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
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江苏高考各科分数
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等级赋分转换办法另行公布。
这是一份【寒假巩固复习】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夯实基础+能力提高)含答案-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本概念,计算题部分,问题解决,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
一、基本概念。
1、两个数相乘的积是,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2、35的倒数是,0.25与互为倒数,的倒是它本身,没有倒数。
3、根据“45×12=25”,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4、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就是。
5、25=4÷=15=16=()小数。
6、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
7、67÷3=6÷7=,67÷4=67×=。
8、120厘米的34是厘米,的34是120克。
9、根据图的意思填空。
甲数:
乙数:
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乙数比甲数多;
甲数比乙数少。
10、故事书本数的14和科技书本数的15相等,已知故事书有80本,科技书有本。
11、单独完成一项工程,甲队需要20天,乙队需要30天,两队合作5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合作( )天能完成全工程。
1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⑵整数除法也可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来算。()
⑶数a(a≠0)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a。( )
⑷58×23÷58×23=1÷1=1。()
⑸一块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112,这里把冰的体积看作单位“1”。()
1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a除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商()。
A. 大于aB.小于aC.无法判断
⑵下面算式中计算结果与“20÷45”不相等的是()。
A. 20÷0.8B.20×45C.2 0÷4×5D. 20×54
⑶一堆煤重2吨,每天用去它的125,3天一共用去()。
A、325B、225C、23D、32
⑷足球个数的35相当于排球个数。这里把( )看作单位“1”的量。
A. 排球个数B. 足球个数C.总个数
⑸完成相同的一批零件,甲要8时,乙要10时,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相比()
A.甲的效率高B.乙的效率高C.无法判断
二、计算题部分。
14、直接写出得数。
47÷27=512×35=1÷=512÷37×125=
785×17=32÷23=215÷35=12÷34=
825×54×52=0÷57=12÷32=1213÷613=
15、计算下面各题。
12÷34÷÷311÷562.4×56÷1213
938×14+518-112[+(6-6)×2]÷37÷23-12×67
16、用简算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13÷57×13515÷1314÷×(1315-35)
78×513+513××29×1737×14-27÷4
17、解方程。
a÷512=4535x+23x=1930m-35m=890.8m =1615
三、问题解决
一套运动服120元
18、小明用自己压岁钱的58去买了一套运动服。小明原来有压岁钱多少元?
19、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83小时后正好行了全程的13。甲地到乙地的总路程是多少千米?
20、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9,已知这个班有女生24人,全班有多少人?
21、一件商品打八折后是240元,现在购买这件商品比原来节约多少元?
22、农场有黄牛1200头,比水牛多15,农场有水牛多少头?
23、学校花园里有月季花80株,比牡丹的23少40棵。牡丹有多少棵?
第二部分 拓展提高
一、基本概念
1、一套运动装150元六年级分数计算题300道,其中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23。上衣( )元,裤子()元。
2、一批木料,只做椅子能做30张,只做桌子做20把。现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配成一套,这批木料能做()套。
3、一辆汽车34分行驶了910千米,这辆汽车一分行驶()千米;这辆汽车行一千米需要()分。
4、a÷97=b×88=c÷87,(a,b,c均不为0),将a,b,c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5、一件商品,如果卖100元,赚14,如果卖120元,可以赚。
6、图书馆共有故事书和科技书270册,又知故事书本数的14和科技书本数的15相等,科技书有()本,故事书有()本 。
7、张师傅计划加工2400个零件,结果前6天完成全部零件的319,余下的零件还要( )天完成。
二、选择题。
7、两个商品卖相同的笔记本,甲店买四送一,乙店打八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店买合算B、乙店买合算C、两店相同D、无法比较
8、两根同样长的木料,第一根用去15,第二根用去15m,剩下的两段相比( )。
A、一样长B、第一根长C、第二根长D、无法比较
9、甲筐有苹果42个,从甲筐中取出16放入乙筐,两箱苹果就一样多。乙筐原有苹果()个。
A、35B、14C、28
10、两个真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相比是( )
A、和=积B、和﹥积C、和﹤积
11、下面算式中(a不为零)得数最大的是()。
A、a÷1-45B、 a×1-45C、a×1+45
12、将一根绳子分成两段,第一段长47米,第二段长4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样长B、第一根长C、第二根长D、无法比较
三、问题解决
13、只列综合算式或方程不计算。
一条公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4,第二周修了全长的27.
两周共修了600米,这条路长多少米?
两周后还剩下1300米未修,这条路长多少米?
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100米,这条路长多少米?
14、一本故事书,淘气第一天看了100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25,此时正好还有300页没看,这本书共多少页?
15、一条公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4,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了60米。这时还剩下全长的512没修。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16、一件商品先提价110,再降价110后卖990元,这件商品的原价是多少元?
17、客车与货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定时间后,甲行了全程的34,乙行了全程的712。这时两车间的距离是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8、客车与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15。当两车相遇时,客车走了全程的59,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9、623×7+723×1720、(7÷8)×(8÷9)×(9÷10)×(10÷11)
21、(512-513)×12×13
参考答案
一、基本概念。
1、1 2、53,4,1,0 3、25÷12=45,25÷45=12 4、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5、10,6,40,0.4 6、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7、3,27,14,314
8、90,160克 9、54,49,14,15 10、100 11、512,12 12、×、√、×、×、√
13、A、B、A、B、A
二、计算题
14、2、14、157、73、75、94、49、29、16、1、0、8、2
15、52、1、136、16、13、3
16、75、15、8、513、179、128
17、415、12、209、43
四、问题解决
18、120÷58=192元19、65×83÷13=520千米
20、24÷1-59=54人21、240÷810-240=60元
22、1200÷1+15=1000头23、(80+40)÷23=180棵
第二部分 拓展提高
一、基本概念
1、90,60 2、12 3、65,56 4、c﹤b﹤a 5、12 6、150,120 7、32
二、选择题
7、C 8、D9、C10、B11、A12、C
三、问题解决
13、⑴600÷(14+27) ⑵1300÷(1-14-27) ⑶100÷(27-14)
14、300÷1-25+100=600页15、60÷1-512-14-14=720米
16、990÷(1-110)÷(1+110)17、40÷34+712-1=120米
18、(1-59)÷115=203(时)60×203÷59=720千米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9、623×7+723×17
=(623+1723)×7
=1 ×7 =7
20、(7÷8)×(8÷9)×(9÷10)×(10÷11)
=78×89×910×1011
=711
21、(512-213)×12×13
=512×12×13-213×12×13
=65-24=41
记得点赞关注哦,一份信任,满分动力!
简便计算是小学阶段必考计算题,四年级开始学习整数简便计算,五年级小数简便计算,六年级分数简便计算。数字类型不断变化,但方法始终不变,所以家长要注意了六年级分数计算题300道,在孩子四年级开始学习简便方法时,一定要让孩子牢固的掌握简便方法,后面的分数小数简便计算就会轻松很多,而且不容易出错。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是运用的最广泛的简便方法,题型较多与灵活,在解题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总结题型特征,做到心中有数。
题型特征
1:乘加运算,乘减运算,乘加减混合运算
2:相等的乘数,或者数字相同,大小不等(五年级小数简便计算:1.2×25+12×7.5)
特殊等式
典型例题
987-299 这题孩子们经常不能确定后面是+1还是-1。
方法一:括号前是减号,去括号的话要变号。这方法孩子经常性忘记变号
方法二:987-300与原算式比较多减了1,简便计算是不改变算式大小的,多减了1后面我们就要加回去1,就直接写987-300+1。省略了去括号这步。同理987+299变成987+300-1多加1就要减去1。
观察题型特征,拆出整百,整千数,拆出8,4与125,25结合进行简便计算。拆数前提是不改变算式的大小。怎样拆数是简便计算的关键所在,学会拆数也就掌握了简便计算方法。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