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成考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作者:成人自考 发布时间:2022-03-27 15:57:37点击: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黄红
近期这则消息值得关注:浙江省出台了提高社会人员学历的行动计划。
有两个主要目标:
力争每年新增初中文化成人10万人,新增大专以上学历学生30万人;
到2025年,文化程度较低的社会人员特别是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文化程度提高一到两个层次。
浙江为什么要制定这个目标?
这正是我今天读到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让我们先看一些统计数据。
2020年12月,中央财经大学发布《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0》,其中提到了一个数据:2018年浙江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9年,全国第15名,居中。
这在姐妹省市之间差距不小:北京是12.98年;上海是11.97年,甚至低于湖北、陕西、湖南、内蒙古、山东等省。
要知道,2021年,浙江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41元,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第三,连续31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可以看出,两者并不完全匹配。
近年来,浙江外来移民涌入。他们的教育水平如何?
也不乐观。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浙江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仍以初中为主,人均受教育年限9.0年。其中,初中文化程度占流入人口的50.2%;小学占比23.2%。两者合计为 77.5%,仍然是绝对多数。
与其他省份相比,浙江流入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比如广东,它的数据是9.8年;长三角的上海和江苏分别为11.0和10.0年;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2005年美国指数为13.63年,日本为12.9年。
与其他数据相比,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非常缓慢。例如,近年来,它每年以 0.1 年的速度增长。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10.7年,2020年10.8年,去年10.9年。
然而,提高社会人员的学历具有重要意义。
在个人发展方面,很多研究证明,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人收入越高,两者呈正相关。
从浙江发展需要看,产业转型升级和共同富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对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此可见,提高浙江省中低学历群体的受教育水平,充分挖掘人口教育红利,无论对个体发展,还是对全省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浙江此次推出的教育促进行动计划,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首先是筛选。教育部门会同统计、公安、大数据等部门建立高中及以下常住人口名册,了解对象的教育提升需求和意愿。
如果相关人员愿意学习,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学习和理论技能的方式,将其教育提升到成人初中或成人高中的水平。
如果你想提高你的教育水平怎么办?
浙江将挖掘高校潜力,进一步扩大成人高校企业职工“双元制”培养规模,扩大免试生源群体规模。培训计划的一体化设计将学术和非学术教育课程融为一体。
匹配强度不小。
该计划鼓励各地创造条件,争取提高高校教育水平的补贴,同时也推动企业激励政策的落实,安排时间学历提升,确保员工参与学习,并提供财政补贴。
总之,浙江将敞开大门,为各类群体创造合适的学习机会。
随着这一规划的实施,各群体尤其是低学历群体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浙江人力资本得到有效开发。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