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成考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作者:成人自考 发布时间:2022-02-02 10:58:54点击: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如何避免实施中的模式化? 如何提升教师的学习领导力? 如何提高学历案的专业化? 如何避免实施中的模式化? 模式是知识,是概念化后的经验,是对某种教学实践的抽象。只有这样才可保存、传播 模式是一种理论,背后有大观念支撑的,知识已经结构化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 模式是教师设计教学时的知识基础,而不是教学实践 符合该模式关键要素的教学实践都是某种教学模式的“变式”,不能生搬硬套 如何提升教师的学习领导力? 教师:即明白之人,使人明白 教师要知道自己是如何学会该内容的 教师能基于学情的证据作出判断学生是如何学会该内容的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提供支架(学历案)、释疑解难、监测学习信息、提供针对性支持等途径引领、促进学生学习 如何提升学历案的专业化? 学历案自身专业化:基于证据;理论驱动;结构完整;便于学习 效用检验:学校学习=(教材+学历案)×教师指导;(教材+学历案)能否至少让66%的学生达到66%的目标? 实证检验:有了学历案后,学得更精准、更轻松、更愉快,考得更好。 结束语 课程不是学问,是专业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直在回家的路上 家在哪里? 让学习增值 本专题的知识基础 崔允漷:追问学生学会什么:兼论三维目标,《教育研究》2013-07 崔允漷:“学生学会了什么”是评价的基点《中国教育报》2013-4-10 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中小学管理》2013-1 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 崔允漷等:《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与教案》《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基于标准的循环-差异教学指南》等,华东师大,2008起 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版 崔允漷等:《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2009;《课堂观察II:走向专业的听评课》,2013,华东师大 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北体大,2008 * 牙科高速涡轮手机转速已经达到每分钟30万转 * 崔允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2015 Cuiyunhuo 8th ed 学历案: 微课程设计 作为专业的教学实践 报告内容 何为教学专业? 教学专业的方案有哪些? 学历案的定位及编制 学历案的价值与展望 一、何为教学专业? 何为专业? 教学专业的领地在哪里? 如何促进儿童的有效学习? 相比学问,何为专业? 专指服务他人,它有别于职业 需要入门资格学历提升知识ppt,它有别于业余 需要精湛技术,它有别于外行 完整的专业实践:方案的拟订、方案实施与结果评估 区分一项人类实践活动是否专业的标志就是有无专业的方案 教学专业的领地在哪里? 学 教 促进 如何促进儿童有效(真)学习? 学习=学+习;经历两次信息转换 促进学习即帮助儿童实现信息的自我转换 人际转换 自我转换 二、教学专业方案有哪些? 专业方案的特性 教学专业方案即课程方案 基于方案的师生互动:教学专业或学校教育的实质 (一)专业方案的特性 从哪里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编写的专业文本 是什么?——为满足服务对象的某种需求而精心预设的专业实践活动计划 到哪里去?——通过解决问题,实现个体发展、个人幸福或社会正义 医师的处方有国家标准 令第53号《处方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11月27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共八章63条。附件即处方标准 建筑设计有很多国家标准 (二)教学专业方案即课程方案 以“预期学会什么”为方案设计的起点,经历一个有指导、有计划的学习过程,最后以评价学生“是否学会”为终点。关键要素如下:课程方案的研制 课程方案的种类 课程规划方案——涉及某一学段的学习领域或科目层面的整体规划,如某中学课程规划方案 课程设计方案——涉及某门课程或某项教育活动的具体设计 学期或模块课程纲要——涉及一门课程在一段学习时间内总体设计方案,或一学期某课程的设计方案 教学方案或学历案——涉及单元、主题或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方案:从宏到微 教学方案或学历案是最小的学习单位,故也称之为微课程方案。 (三)基于方案的师生互动:教学专业实践 方案P 学生S 教师T 互动2 互动1 互动3 方案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区别所在,是教学专业的标志 三、学历案及其应用 何为学历案(微课程方案)? 学历案的要素与结构 学历案的使用 (一)何为学历案(微课程方案)? 教师为了便于儿童自主或社会建构经验,围绕某一具体的学习单位,进行专业化设计的学习过程的方案。 是教师专门预设的、基于班级教学、给学生学习用的的方案 就某一学习内容,呈现学生从不知到知、少知到多知的完整历程 是课程计划、认知地图、学习档案、互动载体、监测依据 (二)学历案的要素与结构 学习主题/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学习过程 学法建议 课前预习 课中学习 作业与练习 学后反思 ? 要素与关键问题 回答提示 1? ——学习主题与课时 在多少时间内学习什么 内容:课文或主题或单元;来自何处?知识地位? 时间:2-6课时,依据目标、教材、学情确定 2? ——学习目标 期望学生学会什么 ?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资源等 目标:3-5条;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每条指向学科关键能力或素养;相互之间有关联;三维叙写;可分解成具体任务或指标;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完成 3? ——评价任务 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学会 要求:包括情境、知识点、任务;学生完成此任务后的表现与上述的任务或指标一致 评价与目标无须一对一对应 4? ——学习过程 经历什么过程才能学会 学法建议:达成目标的资源、路径、前备知识提示 课前预习:定时间,有任务 课中学习:学习的进阶(递进或拓展);评价任务的嵌入;体现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的真实的过程 5? ——作业与练习 如何巩固已学会的东西 要求:包括课前、课中与课后作业,整体设计作业;论述或综合题要包括情境、知识点(可多个)与任务 明确功能:检测题、巩固题与提高题 6? ——学后反思 反思自己是如何学会的 引导学生思考梳理已学知识、梳理学习策略、诊断自身问题、报告求助信息…… 评价任务的设计 检测学生“是否学会”。
通过完成此任务就会出现目标达成的信息(学情) 与学习任务的关系:整合;单独 要素:情境、知识、任务性质,如回答提问、做习题、画图、操作、表演、形成产品或作品等 目标告诉学生的是学习结果,评价任务告诉学生的是在什么情境运用某种知识完成什么任务 (三)学历案的使用 基于学历案的课型 Ⅰ型:自学学历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Ⅱ型:小组合作学习学历案+交流与分享+教师点评或提炼 Ⅲ型:教师导学+个体或小组练习+全班交流 Ⅳ型:教师呈现结果标准+学生自我监测学习+教师巡查指导 学-教-评一致性的设计思路 模式1 模式2 模式3 O-目标 L-学习 A-评价 四、学历案的价值与展望 直面差异,旨在学习增值 提升教学专业的质量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直面差异,旨在学习增值 变革即“离家” 教学变革之家:让学生学习增值 有效教学的证据:增值多少 动力值(更想学) 方法值(更会学) 知能值(同样的条件学得更多) 意义值(终身学习或发展的意义) 课堂学习增值的两大难题:差+异 差:许多学生没有“真学会”,成了学困生 虚学会:没有习得过程,如对答案、抄答案 假学会:不正确的过程。如没有言语交流的语言学习,不道德的方式教道德,不科学的方法教科学,不着地的方法教地理 异:面对不适应的教学而没有“在学习”,成了游离生 疑似在学:跟不上进度而滥竽充数或人在心不在 游离学习:与学习任务无关;课堂行为问题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真学习” 让学习过程“看得见”:自主或社会建构的过程 深度理解:知识条件化、情境化、结构化 改变学习方式:说中学、做中学、教中学、悟中学 元认知:自我指导与管理的学习;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 消除“虚学会”:避免替学;力戒“想当然”;当心“捷径” 如何让班级中更多的学生“在学习” 探索适应性的教学:适合个人的学习速度、进度、风格,甚至内容或任务 安排学习机会,如课堂学习组合:2×20;4×10;8×5或者2+38;4+36…… 开小灶:课堂处理,课外辅导学历提升知识ppt,作业评语 激发内在动机:将内容与学生建立关联,挖掘内容的意义 提高趣味性:糖衣;集中强化 (二)提升教学专业的质量 因为学历案可以: 提高方案(学历案)的专业品质 提升互动1(教师与方案)的质量 改善互动2(教师与学生)的质量 实现互动3(学生与方案)的质量 * 牙科高速涡轮手机转速已经达到每分钟30万转 *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